艋舺青山宮,俗稱青山王廟、青山王館。位於台灣台北萬華區貴陽街尾(台北第一街),為落成於1859年的道教及台灣民間信仰廟宇。自台灣清治時期以來,該廟宇就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宗教信仰中心。1985年因其歷史重要性,被中華民國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青山王信仰:

青山宮主祀青山王。青山王,又稱靈安尊王。此神源由,有兩種說法。
 

其一是:青山王原名張滾,是三國時代東吳將領,212年,張滾奉派駐守泉州惠安地區,頗有治績。張滾死後,埋葬在惠安縣官署附近,惠安縣每有新官上任,都前往祭拜。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縣令崔知節上任,前往祭拜,而墓碑突然傾倒,才看到碑上竟刻有四句詩:「太平興國間,古縣本惠安;今逢崔知節,送我上青山。」於是崔將其墓遷往青山山下(今福建省惠安縣山霞鄉青山東麓),並建「青山宮」供奉之,從此張即被鄉民稱為「青山王」。

其二:五代十國,時,「閩國」的將領張悃,鎮守惠安一帶,軍紀嚴明、愛民如子,死後埋在青山附近,並且屢屢顯靈,鄉民因而建廟祭祀,尊稱其為「青山王」。

宋高宗建炎年間,金兵入侵,青山王顯靈助戰,因此被加封為「靈惠侯」,青山王夫人也被封為「昌順夫人」。宋端宗南渡時遭遇風浪,青山王顯靈救難,端宗於是加封青山王為靈安王。明太祖征元時,青山王又顯靈助戰,於是明太祖加封青山王為「靈安尊王」,夫人為「昭安妃」。

青山王,為泉州三邑人的守護神,有司法神的神格,相當於三邑的城隍爺,故青山王配祀有范謝將軍,也常常有出巡、暗訪等活動,主要目的就是明察轄區善惡,緝捕惡鬼凶神。
 

艋舺開埠:

清朝乾隆、嘉慶之後,以泉州三邑與同安人為主的大量泉州人移民跨海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台北艋舺,並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艋舺成為全台灣第三大都市。

之後,在艋舺地區1853年分類械鬥也就是頂下郊拼落敗的泉州同安人,不得不整宗族舉家遷徙至大稻埕經商,艋舺地區住民從此就以泉州三邑人為主,而青山宮祭祀的青山王,其實就是泉州三邑人的道教信仰主神,也就是泉州三邑人城市的守護神。

興建背景:

1854年,台北艋舺地區發生瘟疫,惠安漁民特地由泉州青山宮請神至艋舺,想藉此以弭平瘟疫,並於艋舺舊街鬧區處興廟奉祀(即 今西園路)。後因信徒甚眾,1856年再於艋舺郊區的蕃薯市街(今廟址現址)興築新廟。1859年,艋舺青山宮落成。

建築特色:

青山宮坐南朝北,廟宇基地呈現矩形的縱深模樣。該廟本為三開間三進的木造建築,今外觀則為20世紀改建後模樣,除木造建築不變外,入口正面佐以花崗石與青斗石的石雕門面。

該廟除祭祀靈安尊王之外,還有自縣衙巡捕審堂體系神格化而來的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及枷將軍、鎖將軍的八將。該八將相傳實為北部八將信仰的起源。


資訊來源-家族信-
維尼 a 藝術攝影工坊
http://tw.club.yahoo.com/clubs/air01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8110222002 的頭像
    a8110222002

    a8110222002的部落格

    a811022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